调研世界

  • SNA2025关于数字化内容的修订与中国实践——基于SNA2025预编版本

    何德艳;朱发仓;

    随着数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传输和存储成本的降低,全球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切实反映数字化对生产、消费、投资等的影响,提高国民账户体系中数字活动的可见度,SNA2025完善了数字化相关概念与统计核算方法。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SNA2025中有关云计算服务、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产品的概念、分类与基本核算原则;数字平台的分类、交易记录方法与核算方法。进一步,基于对中国数字化统计核算现状的分析,提出完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更新中国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增加产业分类体系以及修订中国数字产品和数字平台统计调查制度的建议。

    2025年07期 No.382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 发达国家无形资产、金融体系与劳动生产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李晶晶;

    本文基于1995—2020年间欧盟27国及英国、日本、美国共30国的跨国面板数据,探讨了无形资产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无形资产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J型关系,即在无形资产投资较低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负;当无形资产积累到一定水平后,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转为正向。第二,机制分析发现,无形资产通过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无形资产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更明显。政府主导的信贷体制因其稳定性和长期导向,更适合支持无形资产密集型项目。但无形投资的积累也可能带来金融市场的波动。本文提出要完善我国无形资产核算体系,提升政策实施的精准性;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增强对无形资产的支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激发无形资产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长期动力。

    2025年07期 No.382 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 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统计测度与时空演进

    宁健康;王贵荣;孟晓娴;张谦;

    本文首先界定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其次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客观测度与系统刻画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时空动态演进特征与障碍因子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全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在研究期内逐步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特征,农业新质劳动者>农业新质劳动资料>农业新质劳动对象>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农业新型经营业态的特征。第二,“东—西”区域间差异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第三,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是农业新质生产力一级指标最大障碍因子,农村人均集体经济收入是农业新质生产力二级指标最大障碍因子。以上结论为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5年07期 No.382 2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 生产力升级与碳减排——基于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的环境效应视角

    丁颖辉;丁椿寅;高湘昀;

    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新质生产力对地区碳排放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抑制地区的碳排放量,经过稳健性检验分析后结论依旧成立;新质生产力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即东部和中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对碳排放的影响更大;新质生产力抑制碳排放的过程中存在能源强度门槛;新质生产力对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2025年07期 No.382 4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 市民化能否推动农业转移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

    张志新;张秀杰;

    本文基于2014—2022年五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等模型实证检验了市民化对农业转移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民化显著提升了农业转移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从作用机制来看,市民化通过收入提升机制、预防性支出倒逼机制和物质渴求机制,提升了农业转移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能力和意愿。异质性分析得出,这种促进作用在区域差异上对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效果更明显;在农地权益差异上,保留农地权益的家庭更易参与风险金融市场;在婚姻状况差异上,已婚家庭更易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研究结论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战略下优化农业转移家庭金融支持体系以满足其风险金融市场参与需求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No.382 5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 双碳目标下融合基建投资如何赋能区域绿色发展?—来自理论机制和实证分析的经验证据

    杨志安;吕平章;

    融合基建投资是国家发展新基建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构建以“融合基建投资”为核心的五部门理论模型,借助数理模型分析融合基建投资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10—202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融合基建投资对区域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具体而言,融合基建投资能够促进区域节能减排,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和消费绿色升级。机制分析表明,融合基建投资能够通过“技术创新”路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通过“商品交易”路径强化市场选择,通过“就业结构”路径改变消费行为,进而赋能区域绿色发展。此外,地区发展差异对融合基建投资赋能区域绿色发展产生异质性作用。以上研究结论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事实依据,也为政府投资类型选择及政策优化提供了经验支持。

    2025年07期 No.382 6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网络与老年人抑郁水平——基于CLASS 2014—202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马琦峰;宋俊燃;李龙;

    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持续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本文使用2014—2023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五期非平衡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回归、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以及社会网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使用社区养老服务能够显著降低老年人的抑郁水平;社区养老服务主要藉由扩大老年人的朋友网络规模以缓解抑郁水平;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影响在年长、农村、与子女分居以及功能完好的老年群体中更突出,使用上门探访与助餐服务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抑郁水平。基于此,为进一步强化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功能,建议加快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扩大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快专业服务团队建设;关注弱势老年群体诉求,动态调整服务供给结构。

    2025年07期 No.382 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 大语言模型应用于调查研究的可行性探讨

    莫东序;郑田丹;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日益凸显。本文系统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调查研究中的创新应用路径,主要聚焦于四个核心维度:文本数据的智能化标注、访谈过程的智能辅助、调查设计的优化支持以及模拟生成回答数据。同时,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调查研究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数据偏差等问题。最后,展望了大语言模型与调查研究融合的多个研究方向,包括模型优化、数据融合和以及跨学科协作等。本文旨在推动大语言模型与调查研究的深度融合,为提升调查研究效率和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7期 No.382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 欢迎订阅2025年度《调研世界》

    <正>《调研世界》是由国家统计局主管、中国统计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8年创刊以来,《调研世界》坚持调研与实践融合,调研与创新互促,是调查研究与统计学术研究成果的发布载体,统计学术的交流平台,决策管理的重要支撑。《调研世界》的办刊宗旨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从调查中来,到调查中去,服务政府统计发展。《调研世界》刊出内容:围绕统计现代化改革的前沿探索,包括统计标准和指标、统计调查制度、国民经济核算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和热点问题的实证研究;统计与数据科学的结合研究,包括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等。

    2025年07期 No.38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 第二十三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征文通知

    <正>由中国统计学会主办,浙江工商大学承办的第二十三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拟于年内在浙江杭州召开。具体会议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一、会议主题与议题本次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中国特色统计学科建设”。现面向社会各界征集论文,欢迎统计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提交参会论文。

    2025年07期 No.382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5K]
  • 下载本期数据